今年以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紧扣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锚定“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启动17个重点示范项目,在生态、产业、民生等多领域交出亮眼答卷,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底色。围场持续筑牢生态屏障,完成46公里河流生态修复治理、9.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计划于7月启动人工造林与退化林修复项目。在大气环境改善上成果显著,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浓度均名列前茅,生态颜值不断刷新。
产业升级激活发展动能。围场通过举办国际药膳康养文化周等活动,提升区域知名度与美誉度;加速绿色能源产业布局,2025年计划并网两个总装机30万千瓦的风光电项目,同步推进华能1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航天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民生福祉彰显发展温度。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围场投入衔接资金3.08亿元,实施29个农业产业项目,新建和改造2000亩设施果蔬;发放“雨露计划”补助资金,2446名学生从中受益。同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围场全力推进碳达峰城市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新建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达100%,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
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后劲。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工程,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深化与京津地区合作,推动河北省科学院坝上生态综合试验站建设,并在廊坊经洽会上展示多项创新应用场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今后,围场将聚焦示范区建设“五大行动”和县域跃升监测评价指标,实施“133”战略,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力推动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来源 | 承德日报
编辑 | 苑秋菊 审核丨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