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河北省第一批美丽河湖案例名单的通知》。在各市推荐的基础上,11个美丽河湖案例脱颖而出,其中,我市潮河、泃河、柳河案例成功入选。
在春日的温暖阳光下,柳河展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河水轻轻流淌,碧波在阳光下荡漾,清澈透明,河岸青草萋萋,绿意盎然。偶尔,几只天鹅轻盈地从水面掠过,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样的水生态环境,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在强化综合施治、工程推动与生态修复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柳河两岸的美景令人陶醉,水清景美已成常态。
记者了解到,我市入选的美丽河湖案例各具特色。其中,泃河、柳河案例聚焦强化综合施治、工程推动与生态修复,致力于打造优美水生态空间;潮河案例则凭借京津冀上下游合作,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水质稳定优良。
潮河发源于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哈拉海湾村,境内全长183公里,是首都的重要水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流域生态功能退化、治污短板与面源污染问题曾日益突出。承德市坚持规划引领和法治约束,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联建联防联治等机制,完成治理项目121个,建设生态廊道150余公里、湿地554公顷、污水管网142公里。潮河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或以上,森林覆盖率由46.45%提高到63.6%,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潮河蝶变,为京津冀地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创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泃河发源于兴隆县青松岭镇东峪,流经天津、北京等地。昔日,受河道无序开发、农村生活污水等影响,水生态环境较差。近年来,承德市不断深化京津冀水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协作机制,编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规划》,推动建设泃河生态环境等6项工程,治理干支流31.9公里,建设护岸22公里,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流域污水管控率保持95%以上。如今,泃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考黄崖关断面水质达到Ⅰ类,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恢复,为北方山区小流域生态治理改善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六里坪山,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1196平方公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岸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水排放情况严重,污染问题突出。承德市坚持高位推动,制发《兴隆县环京津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持“六水”共治,实施柳河综合治理及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等11项重点工程,治理干流30余公里,流域污水垃圾治理管控全覆盖。目前,柳河国考三块石、大杖子(二)断面由Ⅱ类提升至Ⅰ类,森林覆盖率达71.25%,生态农业迅猛发展,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为北方山区城区段河流综合治理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来源 | 承德晚报
编辑 | 苑秋菊 审核丨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