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访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军会
来源:承德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7 10:29浏览次数: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倚蒙辽,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这里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生态环境支撑区,是塞罕坝精神发祥地。近年来,承德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厚植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生态文明创建、生态环境质量、环境协同共治、生态价值实现等四方面实现跨越提升,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本期人物访谈栏目就承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专访了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军会。

笔者: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十周年,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协同共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冯军会:承德地处首都上风上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定位于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多年来,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视察河北、视察承德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为京津“涵水源、净气源、保生态安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协同发展率先突破。

一方面,全力打造京津冀领先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支撑作用。十年来,承德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市,以改善环境为首要任务,精准治气、系统治水、分类治土,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达到京津冀前列水平。天更蓝,2023年,承德市区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全部达到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50%,保持京津冀地区前列。水更清,2023年,承德市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100%,较2013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入京、津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地更净,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累计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516个,“小三园+”农村灰水资源化利用获批国家级试点,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一方面,努力加强与京津协调联动,破除区域壁垒,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聚焦作为京津重要水源地的功能定位,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主要水系交界区生态补偿机制、联建联防联治机制实现全覆盖。潮河流域,推动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补偿协议(已实施7年),与北京市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和张家口市等相邻区市签订实施联建联防联治协议,2023年入北京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Ⅰ类。滦河流域,推动签订引滦入津流域补偿协议(已实施9年),与天津市签订实施《生态环保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2023—2027年)》,2023年入天津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辽河流域,与内蒙古赤峰市签订实施《辽河上游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每年与相邻区市召开联席会议,累计开展联合执法17次,联合监测11次,应急演练4次,建立完善人员交流、吹哨报到等联动工作机制,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笔者:承德市是全省较早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的城市,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冯军会: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引领,编制《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环境质量、生态建设、生态经营、人居环境、环境安全、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七大提升工程,推动生态文明创建实现跨越提升。

承德市累计有5个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县及塞罕坝机械林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总数占全省50%,其中两个县实现“双命名”、占全省2/3。2023年,承德市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承德市加快实施北方防沙带、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03%,居华北之首;有林地面积3556万亩,占京津冀地区的32%。全力推进“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32个,累计修复矿山生态环境60平方公里。如今的紫塞大地,空气清新怡人、山川林草丰茂、河流岸绿水清,2023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笔者:好山好水是承德最靓丽的名片,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承德市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冯军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承德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生态补偿机制、降碳产品开发、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排污权市场交易、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价值转化”实现跨越提升。

拓展生态补偿路径。承德市建立健全滦河、潮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累计获得生态补偿资金40.37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覆盖全市域,每年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1亿元。

推动降碳产品转化。承德市在全省率先编制草原、景区、湿地降碳产品方法学,核证备案降碳产品490万吨,居全省首位。完成全省首笔降碳产品交易,目前,累计交易额6099万元,占全省83%。在省内率先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衔接机制,首起毁林修复+降碳产品认购案例获中国法学会2023年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案例一等奖。

探索CCER开发路径。推动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与宝武集团、华宝证券签订《交易协议》,首期两年购买50万吨碳汇产品,收益3500万元;后续15年每年购买不低于30万吨。

活跃排污权市场交易。在全省率先启动地市级排污权市场化交易,不断优化交易审核程序,累计交易金额3100余万元。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承德市创新碳配额质押贷、排污权抵押贷等金融产品,发放省内首笔碳配额质押贷款,累计授信达7.5亿元。

笔者: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已经召开,按照全省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承德市生态环境局今年重点工作有哪些?

冯军会:今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承德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聚焦“生态环境巩固优化保障年”这一主题,突出结果导向、生态安全、统筹协调、事争一流,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优化美丽城市建设、生态价值实现、企业绿色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四条服务发展路径,强化项目资金、监测监控、监管执法、问题整改、铁军建设五项工作保障,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巩固“三大保卫战”为首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PM2.5改善主线,以绿色发展考核为重点,统筹考虑“十四五”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减煤、汰后、控车、治污、抑尘”五大攻坚行动,全市大气主要污染物在达到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巩固提升,综合指数全国排名进位。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全域水质稳定达标为目标,强化全时段管控,加快补齐治污短板,确保全市23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美丽河湖创建力争有突破。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环境整治试点,确保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以优化“四条服务路径”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美丽城市建设路径,科学设定美丽承德、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等建设时间点、路线图,持续巩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谋划推进全域创建。优化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组织具备条件的林场、光电等单位开发CCER项目,适时申报国家第二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争取更多低成本资金,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为重点建设项目落实提供要素支撑。优化服务经济发展路径,深化规划环评优化提升行动,落实“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执法监管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减污降碳协同路径,探索建设全市碳普惠平台,全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城市、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以强化“五项保障措施”为基础,全面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统筹规划全市生态环境领域投资项目,提升项目资金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高标准推动完成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提升环保铁军队伍素养,着力锻造一支能打硬仗、能担重任的铁军队伍。

笔者:非常感谢冯局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承德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通过这次专访让我们对承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承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定会迈上新台阶!


来源 | 河北环境科学

张童鑫

审核丨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