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立足“两区”建设 绘浓生态底色
来源:承德市生态环境局2024-11-04 16:16浏览次数:

仲秋季节,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盛装。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秋天,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缓缓在我们眼前展开。此时,成群结队的候鸟开始了它们的迁徙之旅,候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为湿地增添了一份灵气,它们或在天空盘旋飞翔,或在水边栖息停留,为这片宁静祥和的湿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摄影爱好者们拿着相机,寻找最佳角度,捕捉这短暂而美丽的秋时。天鹅、赤麻鸭、绿头鸭、苍鹭、白鹭、黑鹳是镜头里的常客。而这,正是潮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的明显改善有力证明。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为持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我市立足“两区”建设,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等工程为抓手,加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经济林建设和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全面提高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强力推进国有林场“二次创业”。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市颁布《承德市滦河潮河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与北京、内蒙古等建立联防联控联建机制,大力推进800里滦河水质保护、200里潮河净水廊道等重点工程。2019年以来,研发推广滦河潮白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新技术、新成果20余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362.4平方公里、修复治理退化草地126万亩。安排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4746名,建成“河湖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科技赋能”治、管、护相结合的责任体系,实现网格化、常态化全时全域管控,保障全市河湖面貌、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同时,全面落实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重要举措,全社会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比2018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41%。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强文旅康养体育、清洁能源等“3+3”主导产业,绿色产业占GDP比重由2018年的39%提高到53%。抽水蓄能项目在建、核准、谋划规模均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区域碳汇试点,备案森林固碳量达244.8万吨,完成降碳产品交易5343.6万元。以“温泉康养”赋能全域旅游,阿那亚雾灵山温泉度假区等一批水主题乐园、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山泉水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11个示范城市中率先建成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河北清洁能源产业研究院,培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市与京津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为承接京津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 | 承德晚报

编辑 | 高兴野

审核丨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