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上对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行了授牌命名,承德市、隆化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此,我市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地级市。
“看!河里有好多绿头鸭啊!”前不久,武烈河中成群的野生绿头鸭聚集嬉戏。据了解,绿头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对栖息环境较为挑剔。近年来,不仅有绿头鸭,还有黄鹂、夜鹭、猫头鹰、鸬鹚、白鹭、麻雀等数十种美丽的鸟类光顾我市,它们的到来,正是因为我市天蓝、山青、水绿的良好生态环境,印证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同时推进,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升级。经过不懈努力,全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为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多年来,我市坚决守好“碧水、蓝天、净土、生态安全”根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京津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03%,居华北之首;全面实施“800里滦河水质保护工程”和“潮河200里净水廊道工程”,2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水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全省领先;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季节性差异化管控,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京津冀前列;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2449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设施处理能力全覆盖,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同时,全市森林、湿地和草原资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在3000亿元以上;在全国第一个探索跨区域碳汇交易,在全省第一个开展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改革试点,完成降碳产品交易2122万元、排污权交易2768万元;培育北部“林药、林菌、森林观光、乡村民宿”等多种业态模式,成功列入全国森林经营试点。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承德市、兴隆县、滦平县、丰宁、围场、隆化县6个地区获评不同等级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隆化县、围场3个地区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数量占全省总数的50%,居全省首位。其中,隆化、围场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双命名授牌地区。
来源 | 承德晚报
编辑 | 高兴野 审核丨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