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坚持“1533”工作思路全力打赢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来源:承德市生态环境局2023-10-09 16:46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为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逐步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机动车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的排放比重,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1533”工作思路为抓手,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健全完善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全方位开展各项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一、同向发力,始终紧扣“一条”工作主线

坚持以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多措并举,统筹“车、油、路、企”综合治理,实施柴油货车清洁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重点用车单位强化监督和柴油货车联合执法行动,积极减少柴油车(机)污染排放总量,助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讲求实效,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加强新车环保达标监管。每月开展新车一致性核查,加强对市内销售柴油车型系族企业的监督,监督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柴油车注册登记前的排放检验,确保车辆配置真实性、唯一性和一致性。截至9月底,共检查新车销售企业213家次,抽查车(机)型数496个次,并对646辆新车配置情况进行了一致性核查,检测结果合格;对新注册登记的2066辆柴油车进行了新车一致性查验。

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依托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平台,设专人每天对全市31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日常检验过程进行远程在线巡查,强化对检测过程及检验数据的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召开全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检测培训会,全面提升机动车排放检验检测人员业务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夯实我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基础。

加强重点用车单位管理。强化对全市42家重点用车单位日常监督,加大重点用车单位现场检查力度,对重点用车单位使用车辆开展入户抽测,严禁使用超标排放车辆。完善重点企业门禁视频监控系统,实时传输门禁视频和进出车辆信息。目前,累计检查重点用车单位105家次,入户抽测重型柴油货车2420辆次,未发现重点用车单位使用超标排放车辆。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绩效升级企业的帮扶指导,全力协调解决困难,努力提高企业清洁运输比例,助推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创A升级。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严格落实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非道路移动机械动态数据库,原则上实现“未编码登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动态清零。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抽测,督促指导各类场所应使用已进行环保信息编码登记并达标排放的机械。截至9月底,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6201台,经检测合格后,发放环保标识5842台套;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278台次,监督抽测425台次,未发现超标排放机械。

加强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监管。督促加油站做好油气回收设备的自查、维护和正常使用。对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抽测。同时,对加油站落实夏季臭氧污染管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鼓励加油站5月至9月高温期间,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装卸油时间进行节点控制,错时开展夜间卸油作业,积极引导公众错峰加油。截至9月底,检查加油站454家次,监督抽测130家,未发现油气回收装置不正常运行情况。

三、创新举措,持续强化“三项”管控措施

强化柴油货车绕行管控,减少货车穿越城区。不断优化完善主城区、县城区周边国省干线公路重型柴油货车绕行方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绕行路线,合理增设禁限行标志和绕行标识牌,引导货运车辆远端绕行。同时,在市区周边8个高速口实施小型车高速免费通行政策,进一步缓解车辆拥堵,提高通行效能。截至目前,京承高速承德南出口驶出大型货车数量和各县区货运车辆穿越城区数量减少80%以上。累计处罚柴油货车闯禁行、未办理通行证随意穿城等违法行为10904起,处罚柴油货车有通行证但未按规定时间、路线通行违法行为727起。

强化重型货车排放管控,减少超标车辆过境。按照“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机制,对上路行驶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情况现场抽检,对排放检测不合格等违法行为进行劝返维修。截至9月底,累计检测重型柴油货车6718辆次,查处超标车辆86辆。同时,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完善全省超标柴油货车动态数据库,每月将外埠超标排放车辆信息上传国家和省机动车环境监管平台。对本地超标排放车辆,在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进行公示,督促超标排放车辆驾驶人或所有人及时维修治理。

强化建筑渣土运输管控,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按照《承德市严格管理建筑渣土运输行业若干措施》要求,由城管、住建、公安交警、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采用定点检查与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整治,严厉查处未按照规定运输路线、时间行驶,未采取密闭苫盖措施、号牌污损、超载超限、涉牌涉证、遗撒乱倒、带泥上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处罚渣土运输车未密闭运输、遗撒、飘散载运物等违法行为2760起。

四、营造气氛,深化推行“三项”服务保障

深入一线跟踪报道。邀请公安交警、媒体记者协同作战,深入辖区管控点路面一线,对管控措施、警力配置、点位设置等情况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倡导大家选择公交出行、绿色出行交通方式,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助力大气污染整治行动,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企业帮扶指导。持续开展“万人环保干部进万企”帮扶指导活动,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手册500余份,围绕机动车污染防治新政策、相关精神及常见问题进行细致解读,对机动车排放检验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希望通过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群众监督共同构建起公平规范的机动车检验市场秩序,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深入群众科普知识。以“全国低碳日”为契机,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现场科普臭氧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机动车污染防治环保法律法规,传播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鼓励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并积极参与生态环保事业,并针对大家感兴趣的汽车尾气检测标准、检测仪器、检测流程进行了重点讲解。

来源 | 机动车污染防治科

撰稿 | 董建伟

编辑 | 张童鑫

审核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