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由承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科技项目“萤石选矿废水深度净化及循环利用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市新大都饭店召开。鉴定会由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承德市科技局主持。
会上,承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显丰致欢迎词。该项目的负责人张立业现场做了工作报告、研制报告和查新报告。来自隆化县民鑫矿业有限公司萤石选厂、围场县松华矿业有限公司广发永萤石选厂和围场县松华矿业有限公司大头山萤石选厂的用户代表也分别做了使用报告。
该项目由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共同鉴定。与会专家通过审阅鉴定材料、现场质疑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的评审鉴定资料完整、规范,数据准确可靠,研究方法得当,符合鉴定要求;该项目利用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锰的工业废弃物,研制了新型絮凝剂(CMA)。采用CMA,辅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助凝剂,利用选矿厂尾矿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治理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工艺简便,易于操作。采用本技术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符合选矿工业用水要求,循环利用率在90%以上。尾砂含水率低,为实现干堆奠定了技术基础,提高了尾矿库利用效率。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
“萤石选矿废水深度净化及循环利用技术”项目立项起因于萤石选矿废水治理工程中的重大难题。本项研究突破了传统的铁、铝盐絮凝剂作为处理药剂,研制的新型絮凝剂(CMA)采用镁法脱硫的废弃物、硼酸工业废弃物、盐化工副产品和废弃物、氯碱工业废弃物等进行复配,再辅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剂,成本低廉,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原则。该技术自2007年起先后在隆化县民鑫矿业有限公司萤石选厂、围场县松华公司广发永选厂和大头山选厂等企业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环境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心、清华大学环境系、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资深高工王路光担任主任委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周连碧担任副主任委员。